
“大放’异’彩”展览汇集了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和纤维艺术系的学生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集中展现青年艺术家关于当代视觉艺术中的艺术实践探讨。风越里作为绍兴古城有机更新的首个项目,通过展览“大放’异’彩”架构起艺术、空间与生活的桥梁。展览作品与风越里的东楼、星屿、古建、秘密花园等室内外场地和周边建筑形成巧妙互动,完成了弄堂沉浸式文化体验的首次碰撞与尝试。

展览海报
展览前言
“大放’异’彩”展览汇集了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和纤维艺术系的学生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关于当代视觉艺术中的艺术实践。社会变迁、信息化、生产及消费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和日常生活等问题困扰着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展览展示了他们如何在作品中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来表达各自的想法或概念。
当今世界,艺术家作为社区成员,需要解决社会功能性目的和审美的目的两者之间平衡问题。在现今的美学中,艺术作品既要求创作过程和震撼的效果,又要求与现实世界的问题相关,与艺术之外的人接触,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示受新技术启发的新动向,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那些新的和反物质主义的艺术形式。
通过所有这些艺术作品,展览组织建构一个精心设计的脆弱的艺术和精神架构,并基于些许的盼望,将当代艺术的无限可能集中在绍兴这个特别的地方。就如它的标题一样——“大放异彩”,展览赞美例外和古怪,而不是试图去实现什么是艺术、材料、技术和一个物体、一个空间、一个行为的完全系统化。
“大放异彩”–这就是本次展览中所有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体现。我认为这个词适用于艺术家的思考、工作和生活,以及在艺术中的处理,因为他们是’各不相同的’,他们通过自己对艺术独特的理解来证明自己的“异彩”。他们对艺术力量的信心,他们的敏感,他们的愿景,他们的优雅,我理解为一种使命,一种对艺术的独特力量的承诺,非同凡响!
部分作品

金明昊 《遗骨颂歌》2022,250×275×150cm ,动物骨骼、金属网、塑胶管、皮草、电机

刘天桐 《期许》尺寸可变,床、被子、被套、衣裤、枕头

李想 《绪丝》 400×200cm,不锈钢、亚克力

邵曼茹 《迷途》600×200cm ,红色纤维、声音传感器

秦鑫源 《我的花园没有花》尺寸可变,树脂、影像

杨淑琪《忆空》尺寸可变,木头、屏幕

卢天成《十二》尺寸可变,木头、竹条、宣纸、LED灯、塑料、金属

简宇昂《窗与迷宫》尺寸可变,树脂、角铁、钢筋、钢管、槽钢、树脂、LED灯、冷光线

阮悦来《光的问候》100×100×180cm,综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