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德信中心举办的首届公共艺术设计邀请赛——“爻汇义象”艺术项目成果完美落成。此项目由德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杭州唐域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和FML studio共同承办,两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教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阮悦来联合策划。
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展示艺术家创作方案的成果展,第二阶段是将选定的艺术作品落地实施。策展人邀请了十五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加本次项目,涵盖了法国、英国、保加利亚、荷兰和中国在公共艺术领域工作的知名艺术家和新兴艺术家们。此次大赛的作品征集工作于2022年11月启动,2023年4月30日结束,收到了16位在公共艺术领域创作的知名艺术家和新兴艺术家的30余件展品。项目的愿景是在公共空间赞颂艺术,让艺术作为一种催化剂,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出行之地创造一个审美学习、社区参与和社会行动的契机。

展览现场 © 德信中心
2023年5月,展览在杭州城东新城的德信中心顺利举办,展览展出了艺术家的创作手稿、图纸和模型作品约30件。本项目旨在通过公共艺术展示德信中心城东新城项目的核心主题,以及艺术家对于杭州的城市理解和艺术理念。希望艺术家们通过公共艺术语言将个人创意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融入到城东新城的项目中,通过公共艺术在场所空间中展开的辐射面,进一步创造德信中心的品牌价值,推动城东新城的区域发展。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与呈现,实现城市的文化交响,从而努力把本项目发展为一个集艺术文化形态与商业经济价值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板块。

展览现场 © 德信中心
展览前言
PERFACE
“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地方的艺术,也关乎于那个地方的人民,它可能成为那个地方的组成部分。”(1)
“爻汇义象”项目是一个公共艺术展览,包括展示受邀艺术家创作的方案手稿和模型,安装在杭州城东新城的德信中心大楼。此次展览邀请了来自法国、英国、保加利亚、荷兰、德国和中国的16位在公共艺术领域创作的知名艺术家和新兴艺术家。项目的愿景是在公共空间赞颂艺术,让艺术作为一种催化剂,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出行之地创造一个审美学习、社区参与和社会行动的契机。项目目的是让伟大的艺术变得触手可及,改变和激活公共空间,发展杭州的城市文化遗产,并通过共同的艺术体验将多样化群体聚集在一起。通过本次参与比赛的这些作品,希望展示出艺术作品、艺术家、观众三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共鸣城市的协奏曲。
公共艺术源于艺术家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是一种不断延展的实践,从绘画到新媒体,从雕塑到设计,从建筑到表演,它持续地融合进每一种媒介和学科当中。公共艺术通过使人进入其设定的场域,让我们关注周围的环境,以及自身存在的位置。它汇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科学和思想的交叉点。艺术通过各式各样的姿态创造了一个思维与感知、意识与物质的对话空间,引发精神和物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此来调和城市文化、视觉审美和生态功能之间的界限。
本项目旨在通过公共艺术展示德信中心城东新城项目的核心主题,以及艺术家对于杭州的城市理解和艺术理念。希望艺术家们通过公共艺术语言将个人创意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融入到城东新城的项目中,通过公共艺术在场所空间中展开的辐射面,进一步创造德信中心的品牌价值,推动城东新城的区域发展。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与呈现,实现城市的文化交响,从而努力把本项目发展为一个集艺术文化形态与商业经济价值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板块。
(1) 玛丽·简·雅各布,“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公共实践”,2号展馆,2010
阿萨杜尔·马克洛夫
任喆
部分作品
EXHIBITION WORKS

杰罗姆·戈贝(法国)《珊瑚礁》3D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吕绍藩《云门舞蹈》3D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迈克·马杰(荷兰)《唱吧!宝贝唱吧!》陶瓷模型 © 德信中心

黄燕《自然之思》3D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阮悦来《泡泡椅》3D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玛丽亚·甘妮娃(保加利亚)《个性(系列)》3D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朱芷娴《德·境》3D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任喆《涌·潮》亚克力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任喆《跃影·呼吸》3D模型 © 图片致谢德信中心

德信中心商业街区沙盘模型